加载中 · · ·
对话投资人
对话投资人 第27期

对话公募丨兴业基金刘方旭:大道至简成就投资“马拉松”健将

嘉宾介绍

嘉宾介绍

任职机构

精彩观点

明星产品

明星产品

访谈全文

编者按

访谈全文

大道至简成就投资“马拉松”健将

问证券之星:先介绍下您的投资框架?

答刘方旭:作为公募基金经理,我理解它本质上是追求相对收益,但相对收益不是说要跟我的同行去比较,而实质是跟指数相比,也就是说我要力争超越指数的回报。

所以基于这个投资目标,我用的基本框架就是弱化择时,同时自上而下做行业配置和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相结合的方式,来构筑整个投资组合,同时站在整个投资组合风险收益比的角度上去做相应的调整。

因为从长期的视角看,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是相对清晰的,但从中期的视角来看,就没那么清晰。估值波动或风格轮动的博弈远远不如企业盈利增长来的简单。因此,我会从产业的逻辑和企业本身经营周期的逻辑去寻找中短期市场的结合点,自下而上均衡配置力争获取超额收益。

问证券之星:很多人将价值投资认为是简单的长期持股,也有人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性价比投资,您是如何理解价值投资的?

答刘方旭:在我的角度看,投资本质上的目的不是长期持股,长期持股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你做了一个正确的判断,就是你认为上市公司长期能够创造价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的盈利能够持续的增长。当然关于价值它有很多定义,但我们可以化繁为简地认为,如果上市公司长期能够保持它的盈利增长,那么它就有长期持有的价值。

不过,有的公司,它的盈利增速是中速或者低速的,但是股价上涨是高速的,那股价就会脱离它的盈利,这个时候的持有价值其实在下降,那我会考虑是不是应该把它卖掉,那这就不再是价值投资了吗?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从我的角度讲,投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企业长期成长所带来的价值,但是如果它短期就兑现了,我也可能会卖出它。

有人把它比喻是性价比的投资,是说股票的性价比不高了,我就去买性价比更高的资产,虽然这符合相对收益管理的逻辑,但其实只是组合之间、个股之间以及各类资产之间的比较,它跟长期价值没有关系,只是基于性价比之间的比较,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我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就是我去把那些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找出来,通过长期持有或者其他方式为我们的持有人带来收益,那就是价值投资。

问证券之星:有机构认为今年的投资应该更注重“性价比”,您怎么看?

答刘方旭:市场普遍公认的核心资产,在去年和前年上涨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些最优质的资产被认为性价比下降了。

其实投资一直都主张性价比,不是在今年才开始注重的,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性价比的概念,例如是不是原有的那部分核心资产的性价比低了,而那些被我们阶段性忽视的资产性价比高了。我觉得市场上这种看法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我的看法也是一样的,我们看好的那些长期优质资产,短期上涨肯定是太快了,所以它需要调整,这个是很正常的。

因此,我们要去关注一些这核心资产以外的资产,说不定里面也有“黄金”,也有“珍珠”。

问证券之星:大家都说今年要降低预期收益,市场也进入了震荡阶段,但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市场大概率会有较好的结构性机会,您认为今年的结构性机会与前两年比会有什么变化?

答刘方旭:确实我们无法预知极限的位置在哪,但事实上今年春节前后市场已经给出了分水岭,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基本面原因,就是随着去年新冠疫情爆发,我们看到不管是美联储也好,包括我国央行都释放出了巨大的流动性,这波流动性随着疫情受控和经济复苏,推升通胀预期和无风险收益率的上行,这也就意味着以DCF模型估值的这些核心资产就受到了挤压,它们确实有调整的需要。

所以基于此,今年的背景跟去年的背景就会不一样,可以说去年是一个因为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央行宽松货币和低利率的环境,而今年是一个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复苏、利率上升,以及通胀预期上行的环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年表现好的核心资产肯定会分化,同时在经济复苏环境下,有些盈利不断好转,或者说盈利不断超预期的公司,而且估值又相对较低的话,它们的表现大概率会比较好。也因此,今年的结构性机会肯定跟去年不一样,我认为顺应全球经济增长的公司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问证券之星:节后,科技、消费、医药三大核心赛道调整幅度非常大,站在当下时点,结合风险收益比,是否已经出现较好的布局机会?

答刘方旭:我觉得调整肯定是一个有益的行为,不然风险可能会更大,其实就是上涨过快的一种风险。但是现阶段的调整是不是到位了,其实这个挺难判断的,我自己的理解是,资本市场中没有那么快的风格转换,既然资金要往其他资产转,这个过程至少是需要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所以我觉得科技和医药资产调整的时间会长一些,消费稍有不同,因为它还具有顺周期的属性,可能还要再分开来看。

总体来说,去年上涨的那些核心资产,我自己觉得现在来讲只是说性价比比之前好了一点,但是不能断言现在就已经出现很好的布局机会,因为整体来看仍然是偏贵的,还没有到便宜或者是特别便宜的份上。

问证券之星:今年您的投研重点会放在那些行业板块上?

答刘方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代表长期趋势的医药、消费、科技仍将是我们重点研究和投资的重点方向,不过短期仍需要时间来消化较高的估值。

未来一段时间,我觉得各类优质赛道上的个股将随着业绩的披露而出现分化,业绩与估值相匹配的优秀公司大概率将重回上行轨道。

而顺周期资产因为全球经济的复苏,配置价值明显提升,同时各个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也将成为投研重点,在我看来,这些领域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等这些细分领域。

问证券之星:市场中对于顺周期板块的看法有两种,一种认为是短期的补库存周期驱动,还有一种认为是国内外经济复苏共振的长周期机会,您是怎么看的?

答刘方旭:我觉得两者都有,但是最核心的逻辑是补库存,它基于去年疫情的出清肯定是有一个补库存的过程,尤其是海外,更重要的我觉得全球经济复苏的时间会比较长。

因为疫情的关系,疫苗的短缺和病毒变异,都会延缓经济复苏的节奏,或者说疫情本身就伤害了市场的一部分供给,有的企业确实被出清了,特别在海外,部分企业今年都难以恢复,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我认为这是一个长周期的恢复过程。

所以我就觉得结合来看,这一轮机会是一个中长周期的机会。

但是强度可能跟以往的周期不一样,以往是很快就会走向过热,而现在这个阶段只是经济恢复为主,当然也会出现局部的供求关系不匹配所带来的过热,但总体来讲快速进入整体过热阶段的概率并不高。

问证券之星:您的投资组合中个股的确定性会优于弹性的选择,对于这一点您是如何考虑的?

答刘方旭:我认为确定性来自于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它的商业模式好,它的竞争壁垒高,那么就能够在持续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我对确定性的认知。

而弹性是说它的边际变化大,或者说盈利弹性大,可能因为它原来的质地比较差,一旦经营环境好转的话,它的弹性就会变大。但这类公司并不好把握,这些公司业绩可能快速变好,但也可能快速变差,所以其不确定性和风险就会变的很高。从对持有人负责的角度讲,我不是要去赚一年三倍的收益,然后承担巨大的风险,而是如果能够做到三年一倍的确定性收益,我就很满意了,相信持有人也会比较满意。

问证券之星: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但也同时需要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您是怎么做的?

答刘方旭:从我的逻辑上讲,我的确定性是基于盈利的确定性,我的能力圈一直是基于企业盈利的确定性方面下功夫。

但股票带来的回报,不仅仅是企业盈利,还有一部分是企业的成长,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盈利是确定的,那么你就有可能获得10-15%的确定性收益,但是整体回报率不会特别高。

另一种就是,盈利的确定性看起来不好判断,但是成长性高,可能会有20%甚至30%以上的成长,因此对我而言,提升对这类型企业的判断能力是我需要不断拓展能力圈的地方。

问证券之星:新基金的建仓策略会不会趋于谨慎?

答刘方旭:会,本质上是基于我对这个市场的判断。今年在你不期望有一个特别高的回报的情况下,进场一定是要谨慎的,因为它可能是波动的,甚至还可能会有下行的风险,急急忙忙进场很可能会伤害持有人的利益,会给他们造成很差的持有感受。

问证券之星:在控制回撤上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下?

答刘方旭:风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降低仓位,但是这中间可能会遇到问题,如果降仓位的话,同样也将潜在收益降低了。所以我在控制回撤上,是增加行业的广度和配置的均衡度,同时降低个股的集中度,做到分散投资、强化组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问证券之星:节后的调整相当剧烈,您会有压力吗?

答刘方旭:肯定会有压力,作为基金经理,产品净值回撤后,必须不停地去思考原因,尤其是重仓股调整,你要思考你的策略要不要改变。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宏观环境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变化,如果确实发生了变化,我就需要做出调整。

问证券之星:对于年后高位进场的基民,现在相当惆怅,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

答刘方旭:我认为老百姓投资基金合理的方式就是在市场调整之后,以一种长期合理的方式去定投,此外,我不建议用做股票的方式去买基金,比如快速的去补仓来摊薄成本的做法。

问证券之星:为什么会选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来发一年持有期的新产品?

答刘方旭:其实投资的收益更多是来自跨周期的长期持有。今年市场震荡加大的概率较高,新产品设置一年持有期可以有效规避持有人被市场趋势左右,进而产生追涨杀跌的行为。而相对稳定的资金规模也有助于我在投资端更好地布局管理,以力争获取良好回报,提升基金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精彩推荐
微信分享